10月27日至11月10日,2023南京创意设计周组委会主办的“从东白菜园到西白菜园——环科巷菜场艺术介入项目”在科巷举行。以科巷为艺术在地实践的场域,参展艺术家、设计师、音乐人、建筑师在调研基础上对科巷改头换貌,一场与社区相连的艺术实验由此发生。
艺术家丁成的“丁成菜档”大受欢迎。菜档售卖两种“蛋”:家常版鸡蛋和艺术版鸡蛋。鸡蛋上的句子,是丁成本人的原创诗歌短句,俏皮、幽默,又略带自嘲。南京传媒学院韩旭老师,收集了科巷菜场常用的蔬菜、水产叫法,以儿童启蒙挂图的形式,向人们科普科巷“黑话”。独立音乐人、影像创作者赵慧儿制作了“声音盒子”,凑近聆听——德州扒鸡店的叫卖声、煎油的声音、扯塑料袋的声音、买菜聊天的声音……
菜场与艺术的跨界混搭,在全球范围内都颇为流行。荷兰的鹿特丹拱形大市场,被誉为“现代版的西斯廷教堂”,内部拱面上印着超1万平方米的壁画,展示荷兰的静物画传统。日本的锦市场,把从市场走出的画坛奇才伊藤若冲打造成为菜场的IP。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场,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举办了“民以食为天”个人市集书写展,把书法融入了菜场中每一个可以与人对话的方寸间。
“2023南京创意设计周选中了菜场,在于它是在类型学上具有推广意义的城市空间——流动的、公共的、日常的,和市民生活须臾不可分割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文化传播,将对城市和人的发展产生影响。”南京创意设计中心副主任纪文心说。
科巷菜场早已是南京的城市名片。拥有60多年历史、在原址上存续至今的它,不仅为社区居民支撑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也为外地游客提供了体验南京市井文化的打卡地,与它毗邻的西白菜园历史风貌区更是保存了上世纪30年代的老建筑。步入科巷新市集,映入眼帘的是便民服务机器人,提供各种生活服务的“红围裙之家”、银发助餐点,包含裁剪、理发、维修、洗衣多项服务的“社区工坊”,以及宠物寄存处、手作饰品市集……科巷俨然构成南京城市更新和完整社区的生动样本。
“大写”的城市,与“小写”的生活,在科巷碰撞相遇。策展人林书传将环科巷菜场艺术介入项目放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他希望,该项目能够以艺术的升华、对话与照亮,充实城市更新的时代命题,思考和重构艺术与生活、与社区的关系。
艺术家高雷,用盐在西白菜园展厅地面“画”了一朵云。盐渺小而坚硬,它让人想到我们身体中的盐——有时凝结为汗水和泪水。而用盐铺展开的云朵,让那些在封闭式菜场中辛勤打拼、无法感知自然界之阳光雨露的摊贩,获得了一次心灵的仰望与舒展。
书法家朱友舟的《奶奶经》,内容来自他在科巷菜场的采访调研。蔬菜瓜果、鱼肉奶蛋的选购方法,食材加工烹饪注意事项,节日聚餐食谱……这些代代传递的生活智慧,形成了一份特别的城市口述历史。
又如,赵慧儿的“声音盒子”,嘈嘈切切,让人体味到世间的喧嚣忙碌。艺术家对喧嚣尘世进行了一种客体化呈现后,为参观者提供了反观自身的机会——我是否也应停下匆匆的脚步?
“我们需要一个艺术的场域来体察内心,感知生活中那些微妙的东西。”林书传说,“‘菜场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时,不是高高在上的审美启蒙姿态,而是换上了菜农摊贩的视角,力图照顾到介入对象的感情和需求。这样,艺术便在情感的互通之中具有了温度。”
在艺术家赵勤看来,艺术的介入其实采用的是“非介入”的温和方式,“艺术家把他对场所的那种强烈的新奇感,所受到的许多令人震撼的冲击感,和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感觉传递出来,以此来沟通和联结他人。”
赵勤的《窗外巷内》,用投影仪将影像投射到白墙上,将西白菜园谭道源故居及科巷片区的新旧画面叠加在“窗框”内。6扇“窗户”,依次展开了从上世纪20年代到如今的摇晃影像。百年的时空并置在一起,参观者从“此刻”触摸到了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无数个往昔与今朝。
这便是艺术的“介入”。纪文心认为,相较于“赋能”,“介入”的程度更轻,姿态也更加轻盈谦卑。譬如,作为“主展厅”的西白菜园,它就像一面空阔的镜子,用艺术的方式反射出热闹熙攘的科巷菜场,令人沉浸又抽离,恍悟“左手生活,右手艺术”。因此,环科巷菜场艺术介入项目实际是以艺术展览的形式,为人们思考生活、感受城市打开一小扇窗,为人与人的对话提供一份媒介,也为城市更新的路径作出一种更加超拔的想象。
眼下人们思考的,是艺术如何更加深度有效地“介入”,以及,当艺术的介入催生了城市更新的网红化现象时,城市又如何维持她的“本真性”,保护城市与人之间的那些真实、绵密和良性的互动。
“把书法还给人间烟火”——这是邱志杰走进菜场的初心。他为商贩门口的招牌、售卖的物品、身上的围裙、手上的工具都量身打造了相应的书法内容,“我为菜市场写的那些内容,它的实用功能都必须不能损耗,因为在这种场景下,你是要告诉别人你卖的是啥、你的价目是什么”。
“艺术家是社会人,当他介入菜场,不是为了让网红的地方变得更网红,而是,在菜场整体衰落的背景下,有没有可能帮商贩把菜卖得更好?”林书传提出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在纪文心看来,艺术介入项目究竟是为谁而作,在长远的时间维度上,它对这片空间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许是每个艺术家在走进社区时需要审慎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