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这句话陪伴着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底病学组组长、黑龙江省区总院长彭绍民走过了三十余年的从医时光。在一张张眼底检查图片上探寻“蛛丝马迹”,在一次次深夜会诊中剖析病情真相,在一例例复杂的眼底手中攻坚克难,面对眼底病这块被视为眼科界公认的“硬骨头”,彭绍民始终初心如一。
全力守护光明,不负患者信赖
走进彭绍民的诊室,第一眼就会被墙上的锦旗吸引,有的来自高考前差点失明的高考生,有的来自艰难求医终于复明的老人,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患者送来新的锦旗,以表达自己的感谢。
患者李大娘(中)与家属给彭绍民送来锦旗
70岁的李大娘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位“糖友”,她却一直没把糖尿病放在心上,直到双眼如同“黑云遮目”,连距离10厘米内的事物都看不清了,才着急了起来。“手术风险大而且效果未知,但不手术迟早会失明”,医生的话让李大娘感觉自己仿佛身处失明的悬崖边。四处求医未果后,她来到了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找到了彭绍民。
“情况非常复杂,但是你也不要害怕,我们一起来想办法。”经过详细检查结果,彭绍民诊断她为双眼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玻璃体积血。为了帮助李大娘早日恢复光明,彭绍民为她精心定制了手术方案——微创的玻璃体切割术,给了她很大的信心。手术非常顺利,李大娘的眼球成功保住了,视力也逐渐恢复。
不久,李大娘带着锦旗再次来到了医院。“想象不到如果我失明了,还怎么活下去!”她再三感谢彭绍民与医护人员的体贴和关心,“让我觉得在医院和家是一样的温暖!”
不放弃一丝希望,拼尽全力为患者守住光明,彭绍民说,这就是他的行医之道。
初心不改,无惧“硬骨头”
彭绍民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回首入行之初,正值国内眼科显微手术大发展时期,彭绍民在当时工作的医院中首先引进并开展了玻切手术,在随后的几年里,彭绍民带领眼底病医生团队完成了上万例复杂的眼底病显微手术,为当时黑龙江省眼底病专业的治疗水准作出巨大贡献。并培养了一大批眼科博士和硕士,同时也为黑龙江省获得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也是第一个在国际著名的眼科杂志IOVS上发表了团队研究结果。
2007年,为进一步深入探寻眼底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彭绍民作为访学教授前往美国深造与工作。7年多的异国时光,他获得不少成就,却始终牵挂着故土。“在黑龙江,有很多病人在更多治疗和恢复光明的机会。”2014年,心系家乡的彭绍民决心回国发展。摆在他眼前的有诸多机会,他最终选择了爱尔眼科,选择了留在家乡。
彭绍民时常想起一位叫柱子的患者。柱子只有26岁,却与失明只有一步之遥。4岁时,木头扎进了右眼,从此右眼失去光明,仅剩的左眼在就诊前三年逐渐下降,最终也仅存光感。
当他带着东拼西凑的几千元去第一家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右眼外伤性眼球萎缩,左眼交感性眼炎、并发性白内障且伴有玻璃体混浊。“医院给出的结论是没有治疗价值和意义。”
绝望之中,柱子找到了彭绍民。“救救我的眼睛,我才26岁!”这是柱子见到彭绍民的第一句话,也深深打动了彭绍民。
“柱子是个孤儿,如果左眼再失明,那生活对这个年轻人太无情了,我不希望他的世界只有黑暗。”彭绍民说,柱子的情况比较复杂,手术难度不小,但如果手术成功,还有重见光明的可能。虽然柱子没钱支付医疗费用,但是彭绍民和团队仍然坚持为他进行治疗。
白内障和玻切联合手术后,柱子的世界恢复了光明,从只能看到光亮,连手指头都看不见,恢复到了0.1。出院时,柱子跑到彭绍民面前,“嗵嗵”磕了几个头,以表达感谢,彭绍民扶了好几次才肯起身。
“柱子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作为眼科医生肩上担负的光明使命,也时刻提醒我保持初心。”彭绍民说。
“艺高”才能“胆大”,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