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陶瓷馆等自9月4日起闭馆调整,上博东馆已逐步进入展览施工关键阶段。与此同时,该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也进入倒计时。
记者获悉,征集大赛邀请艺术家与艺术团队,以上博东馆若干选定区域为对象创作一系列代表城市新文化、新理念、新创意的公共艺术作品。那么,作为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一,上博拥有馆藏文物102余万件,为何还要专门为即将开放的东馆征集公共艺术作品?
深层次展示东馆新空间,给观众带来更多参与感
“这两者其实是不矛盾的。”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部主任、上博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承办项目负责人张承龙说,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瓷器、玉器、家具、书画,都是在一定的历史长河内,在文化记忆中所留下共有的一些文物遗存和艺术遗存;但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欧美的公共艺术,是人们对公共领域、公共事务或公共探讨集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福利。
“近20年来,公共艺术这个概念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知晓。”张承龙坦言,上博以公共艺术的名义来征集作品,是对东馆新空间更深层次的展示和认知。随着这些年人们对博物馆参观的热情持续高涨,大量的老牌博物馆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展陈空间不够,不足以满足大家的需求,所以才在这个基础上新建场馆。“上博东馆的整体面积达到11.3万平方米,除了规划丰富的展陈空间外,它还有很多的公共空间,正是因为这些空间的存在,博物馆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参与和互动的机会。这也是为何上博需要去征集公共艺术作品的核心原因。”
张承龙告诉记者,公共艺术一共有四个核心要素:公共性、在地性、参与性和艺术性。从公共性上讲,博物馆里的公共艺术和其他地方的公共艺术作品本质上差不多,都是面对公众的,可能面对的公众环境略有不同。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地性,首先它是要符合落地区域里的在地文化要素,即上博的公共艺术作品要反映上博的历史文脉;再者是这次征集中强调的,希望它能创造共同话题——与博物馆对话,让作品和公众产生互动和交流。从互动性上,在公共广场上看到的一些公共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创作可能更偏向于与观众近距离互动,观众可以跑上去玩,去触摸它;在博物馆空间里看到的公共艺术作品,它的互动在乎的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并考虑安全性。从视觉呈现上,要和博物馆本身的建筑空间和它的景观空间相匹配。这一系列的需求和思量,都是博物馆的公共艺术作品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地方。
创新博物馆“打开方式”,为创意提供舞台
“博物馆是历史与文明的容器,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历史与文明的‘入口’。因而,进入博物馆的‘打开方式’同样显得尤为重要。”艺术评论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徐明松举例,巴黎卢浮宫的“入口”就是一种独特的打开方式。当年贝聿铭以一组玻璃金字塔让这个拿破仑庭院的博物馆入口成了最具盛名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卢浮宫宏富的藏珍一样蜚声世界。同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门前总是有不少游人和观众惬意地休憩在坡地上,这样的设计创意则是来自建筑师皮亚诺故乡锡耶那广场的坡地。
事实上,博物馆的入口与建筑体内部诸如连廊、中庭大堂等共享空间已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白盒子”,而更具有一种开放性的架构,为公共艺术提供舞台。以上博东馆为例,从外部看,建筑呈矩形体块,其立面蜿蜒起伏、造型典雅挺拔,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凸显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该馆东临上海科技馆、西临杨高南路、北临世纪大道,南面则毗邻商业地块。建筑设计师针对不同方向的场地特征,为博物馆的四个面设计了不同的公共空间,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展示平台。
记者了解到,大赛作品征集时间截至9月30日。承办方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优选出契合上海城市精神与时代风貌,能代表上海博物馆公共形象与文化品位的公共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