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叶朗(1938—),浙江衢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后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市哲学会会长,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1990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著作有《美在意象》(《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胸中之竹》《欲罢不能》等。
记者:叶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情系燕园六十年》一书中,您用“三个同心圆”概括了自己60多年的学术生涯,请您跟我们讲一下您的美学学术人生好吗?
叶朗:我于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我在北京大学从事相关工作的时间已有60多年了。这本回忆录,就是写我在北京大学60多年的人生经历,主要是写我的学术经历和学术追求,所以这是一本学术回忆录,当然也是一本人生回忆录,因为我的人生主体就是学术经历和学术追求。
这60多年的经历,我用三个同心圆来括。
第一个圆是我自己的美学研究和艺术学研究,就是立足于中国文化,尝试在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核心区进行新的创造,构建具有中国色彩的理论体系。第二个圆是北大的人文教育,就是在北京大学参与学校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参与推动学校进一步重视哲学、艺术学以及整个人文学科的建设。第三个圆是全社会的人文教育,就是参与推动全社会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参与推动全社会加强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和人文学科的建设。这三个圆,有一个共同的圆心,就是传承和弘扬蔡元培开创的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重视美学和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重视在高等学校和全社会开展美育、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引导大学生和社会民众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我进入北大这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这40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它的精神核心就集中在这一点。这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这40多年来,我的人生意义也集中在这一点。
6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燕南园海棠依旧,未名湖塔影依旧。但是物是人非,汤用彤、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张岱年、季羡林这些大师都不在了。宋人有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生命的快速和短暂使人感叹不已。但是人生终究是美好的,我们又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例如,科尔曼在《论贝多芬》一文中所说,让我们在经历了命运的磨难之后,抬起眼睛,朝着天空,歌颂生命,歌颂神灵,放下心灵的负担,体验那超越生命本体、超越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终极的欢乐,最终了悟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人文学科的创造需要不断回顾历史,回到传统。就中国现代美学而言,也是如此。您提出“美在意象”的命题,就是从朱光潜、宗白华“接着讲”的一种尝试。请问中国美学在21世纪如何“接着讲”?
叶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条“接着讲”的路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美在意象”为核心的理论框架。2010年,我出版了《美在意象》一书,对理论框架做了比较清晰和比较全面的论述。这个理论框架有三个核心概念:意象、感兴、人生境界。
第一个概念是“意象”。《美在意象》审视西方20世纪以来以海德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哲学思维模式与美学研究的转向,从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转向对审美活动的研究,同时,又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研究的反思,将“意象”作为美的本体范畴提出,将意象的生成作为审美活动的根本。“意象”既是美的本体规定,又是对美感活动的本体规定。在审美活动中,美与美感是同一的,它的核心就是意象的生成。由“美在意象”这一核心命题出发,这本书讨论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诸多问题,认为它们虽分属不同的审美领域,但本体都是意象的生成。许多美学命题与概念都可以在“美在意象”这一观念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与理解。
第二个概念是“感兴”(体验)。我在书中指出,美感不是认识,而是“感兴”(体验)。“感兴”是中国美学的概念,它的内涵相当于西方哲学中从狄尔泰到伽达默尔所说的“体验”。我以王夫之的“现量”说来界定“感兴”。“现量”有三层含义:一是“现在”。美感是当下直接的感兴,就是“现在”,“现在”是最真实的。只有“现在”,才能照亮本真的存在。二是“现成”。美感就是通过瞬间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感性世界。三是“显现真实”。美感就是超越自我,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