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内容 【光明时评】
作者:张田勘(科普作家)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于7月12日从上海出发,前往北冰洋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预计总航程约1.55万海里,9月下旬返回上海。8月11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的第一阶段任务——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大洋科考主要作业任务全部结束。
北极地区通常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中国现在的北极科考是以北冰洋考察为主,主要是以船基为依托的海洋调查。从数字序列看,中国已经自主组织进行了13次北极科考。此次中国第13次北冰洋考察的内容也包括众多领域和内容,涉及水文环境、水体化学、大气环境、海洋生物、污染与沉积、地质与地球物理、海冰环境等。从7月26日开始进行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大洋科考作业以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获取了大量大气、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海冰等方面的现场监测数据和样品标本,通过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培养分离130株北极菌株,提取68份海洋生物基因标本,采集环境DNA样品9份,进一步丰富了极地基因库和海洋生物标本。
中国参与北极科考,是使命使然,北极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及环境也与中国息息相关。探索和研究北极是为了所有地球人更好地生存,尤其是对北极丰富自然资源的开发必然产生诸多环境和生态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从历史看,考察北极是一个拼图和动态过程。拼图就是要把北极的外貌、自然环境、资源等进行一点一滴的认知,完成一个又一个拼图,才有可能呈现北极的全貌。而且,北极的这个拼图又是动态的,是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的,它们有时缩小,有时扩大,其中的生物也有此消彼长的经历,因此,认知北极也是动态的。但无论是拼图还是动态的此消彼长,对北极的认知也主要集中于自然和生物资源、环境和生态、人地关系几方面以及如何利用、保护和共享北极的资源等。
在这些方面,中国的13次北极科考已经贡献了一些成果,发现了北极的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一些证据。2012年我国在第5次北极科考后发现,一些新型溴代阻燃剂、全氟烷基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首次在北极高纬度海区出现,这些新型持久性有害污染物对生物和人类多具有致畸、致癌以及干扰内分泌等特征,由此提醒国际社会应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控制。现在的第13次北冰洋科考发现,北冰洋加克洋中脊区域的海冰融化十分明显,从侧面印证了北极气温升高的大趋势。北极增温明显迅速又缘于所谓的“冰雪正反馈机制”。当局地温度升高时,海冰减少,海冰反射的太阳辐射也减少,被局地地表或者海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从而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进一步反馈升高局地大气温度。在“冰雪正反馈机制”影响下,升温效应被放大,形成了“升温良性循环”,致使北极气温显著升高。此外,研究人员还要进行其他研究,如布放海冰物质平衡浮标来监测海冰的温度和冰厚、表面雪厚等参数。由此研究海冰物质和能量的季节性演变过程及其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进而揭开更多关于北极气候变化的奥秘。所有这些研究结果都需要形成科学报告或论文,才能提供给国际社会作为参考或决策依据。
发现更多的自然和生物资源,探索北极地区人地共存关系的机制,是北冰洋科考亟待拓宽的领域。北冰洋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但又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冰洋形成交流。在北冰洋的海冰生物群落中,包括浮游植物海冰硅藻类、浮游动物剑水蚤类、海冰细菌等,它们共同孕育了磷虾等丰富的甲壳类生物资源,后者又为极地海洋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进而为海洋哺乳动物海象、海豹、海狮和鲸鱼等提供了食物来源,甚至维持了数量庞大的迁徙鸟类。北冰洋的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亚北极地区)以及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有待深入探索。不过,北极探索并不局限于北冰洋,同时也包括极地探索。我国于2004年7月28日建立了首个北极科考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开创了一个永久性的观测研究平台。当极地和北冰洋的探索结合起来,才会有全面的北极科考和探索,也才会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4日 11版)
|